鸭嘴兽有多奇怪(拥有多少条染色体)
1798年,一个名叫约翰亨特的人将一具特殊的标本送到大英博物馆,当这个标本出现在科学家们面前时,几乎没人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因为它身上的奇怪之处实在太多,以至于在之后的85年间科学家们仍旧争论不休。
这具奇怪的标本来自于澳大利亚,它的体型接近一只兔子,有着鼹鼠一般的身子,和河狸一样的尾巴,四肢上长着蹼,还有一张鸭子似的嘴巴,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实在过于魔幻。
在进一步的解刨后,科学家们发现,鸭嘴兽长有鸟类和爬行动物才有的泄殖腔,也就是说它们排泄、繁殖都靠这一个器官。
种种矛盾的表现,让科学家们抓破了脑袋,最后,科学家们不得不在哺乳动物纲下设立了一个全新的类别:单孔目。当然,后来又发现了一种单孔目动物针鼹,也是生活在神奇的澳大利亚。
鸭嘴兽外形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鸭嘴,这也是它中文名的由来。不过,它的嘴和鸭子只是外形上相似,实际上却大有不同。鸭嘴兽的嘴并不坚硬,反而类似于橡胶般柔软而富有弹性,还拥有非常神奇的功能。
鸭嘴兽的嘴上密布着敏感的神经末梢,以及一个能接收到微弱的生物电流的感应器。虽然我们平时感受不到,但其实任何生命体,只要它还活着都会产生生物电流。鸭嘴兽就靠感应生物电流来找到猎物。
它们的食量很大,一头鸭嘴兽一天要吃掉自身体重20%的食物,如果是在哺乳期的雌性鸭嘴兽,甚至能吃掉和自身等重的食物。
鸭嘴兽也是建筑大师,它们的巢穴一般建建在河流和湖泊边上,它们依靠强壮的前肢来挖掘洞穴,也不必担心它们脚上的蹼会因此受伤,因为它们的蹼与其他动物不同,能够像老虎的爪子一样收缩起来,当它们在岸上时,就会将蹼缩进脚掌心,露出尖利的爪子。
2008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对一只雌性的鸭嘴兽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它们还真是“表里如一”,不仅外表上有着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三类动物的特征,从基因上看,鸭嘴兽也同时含有三类动物的一些特有基因。
因为乳汁直接接触外界,免不了接触各种细菌,为了防止鸭嘴兽宝宝被细菌感染,鸭嘴兽分泌的乳汁中还含有一种鸭嘴兽独有的抗菌蛋白质。如果这种蛋白质能够应用在医疗上,将是医药史上的重大突破。
不过,鸭嘴兽的毒刺却不是用来捕猎的,而是用于争夺交配权,因此只有雄性鸭嘴兽才拥有毒液,而且只在春冬两季,它们的交配季节才会产生毒液。
鸭嘴兽遗传上的特殊之处还不止于此,它们的性染色体也非常奇怪。人和其他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通常是由X和Y两条性染色体来决定性别的,但是鸭嘴兽体内竟然足有10条性染色体,而且经过对比,性染色体上面的基因与鸟类更加相似。
参考资料
《鸭嘴兽的用毒之道》 彭杰明
《耐人寻味的鸭嘴兽》 李念华
《活化石——鸭嘴兽》 胡光麟
《从远古走来的鸭嘴兽》 杜莉莉
《“四不像”的鸭嘴兽》 方月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