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吃多了低血糖?科普来了!

  荔枝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水果,肉质细腻,汁液丰富,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近年来,有些人因为吃过量荔枝而发生了低血糖,甚至猝死的情况。那么,荔枝吃多了真的会引起低血糖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一般指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血糖过低会导致很多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悸、乏力、手脚发麻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行为异常、认知障碍、昏迷甚至死亡。

  荔枝是怎么引起低血糖的?

  荔枝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糖分较高,一个荔枝的糖分约为 1 克。在人们大量摄入荔枝的过程中,这些糖分会被迅速吸收到体内,迅速升高血糖水平,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是一种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利用的激素。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体内的血糖水平会快速下降。此后,荔枝中的多种物质(如酸性多糖、无机盐、甘露醛等)也会参与调控血糖,进一步导致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荔枝病?

  荔枝病是指因大量摄入荔枝而引起的突发性低血糖或脑病。这种病症最初是在2o05年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报道。 荔枝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和老年人因为机体调节功能较弱,容易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吃荔枝前身体情况不佳,劳累过度,空腹或是减肥状态下的人也容易发生荔枝病。对于这些人群来说,荔枝还是要少吃为好。

  如何预防荔枝病?

  首先是合理饮食。 充足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一定要得到保证。 浅色食品一般含糖较高,摄入过量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容易导致低血糖。因此,多吃深色食品,如黑枸杞、黑芝麻、黑木耳之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长期卧床或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应该避免大量吃荔枝,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总之,荔枝是个美味健康的水果,但是要避免因为贪吃而发生低血糖等危害,我们应该适度饮食,健康生活,以免荔枝病来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