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香附子这种植物,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要说到它各地众多俗称,这种草的样子也许就瞬间会出现在你脑海里。

  香附子只是这种草的学名,其俗称众多,比如莎草根,莎草核,侯莎,地地蓼根,香附米,三棱草根,小三棱,雷公头,雀头香,猪通草茹,苦羌头,香头草根,地蓼根,梭草根,草附子,水香棱根,水莎根,莎结根,地毛,水巴戟,地蕙根,候莎根,夫须,抱灵居士,九蓬根,续根草,莎草疙瘩等。当看到这里,农村长大的你,其中的名字似有相识的吧!

  没错,这种植物就是叶短于茎干,杆锐三稜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状苞片2-3枚,或者常长于花序或短于花序,小穗斜展开,线形。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花果期5-11月。与韭菜有点相似,在我国广泛分布,多生长于山坡荒地草丛中或水边潮湿处的香附子。

  这种农业害草遭人嫌弃的原因

  由于这种草在土壤水分适宜的地方,生长非迅速。关键是根茎比较深,用手容易拔断不易彻底的清除。特别是在过去牛拉犁耕地浅了,根本犁不出来香附子的地下根茎,遇到合适的生长条件,一年能繁殖大约800粒新香附子,可当年成熟,繁殖能力极为强悍。所以这种杂草生命顽强不容易灭绝。它们从春天茎叶露头,不分代际,一直到霜降后地上茎叶冻死为止,在农民的眼里就是烦人的害草。

  香附子也就是仰仗着强大的生存能力,特别容易危害玉米、高粱、棉花、西瓜甜瓜田、稻田等。它们依附于作物的根系处,与农作物抢夺土壤中的养分,影响农作物生长。香附子不仅与农作物争水、肥、光等杂草根系庞大,耗费水肥能力强;还时常作为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被动帮助病虫害越冬;又侵占地上和地下部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从而导致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特别是由于香附子叶片青青,没有穗的时候和韭菜高度相似,清除起来就比较麻烦,和韭菜一起收割回去以后,挑选出来都是一件麻烦事。

  由于香附子对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这么多负面影响,加上香附子茎叶有怪味家畜家禽都不食用,所以香附子在农民眼中,是十足的杂草害草。但是,香附子却又是很好的药材,在专业医生的运用下,可以为人民治疗疾病,所以香附子是害草,又是称为了一种特色经济作物,如今有心人又有销售环境的人,种植香附子供应制药厂进行发家致富。

  香附子的药用价值

  香附子在中药中叫香附,别称莎草、香附子、雷公头等,是多种中药配方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药材。在《本草衍义补遗》记载: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气药必用之,引至气分而生血,此阳生阴长之义也。《本草》记载:不言补,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有补理。《纲目》记载: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可见其药用价值不一般!

  香附子主要以地下块茎供药用,在专业医生的运用下,除能作健胃药外,还可以治疗妇科各症。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可以说香附子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许多中草药配方都要用到香附子。香附子的地下多呈纺锤形的根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若当杂草铲除真的太可惜了!

  香附子的种植管理要点

  如果你见过香附子生长旺盛的野生环境就会明白,这种植物喜欢比较潮湿无水渍的土地,也就是土壤含水量比较高,比较湿润且土壤肥沃比较深厚的地方,这种植物长势非常茁壮旺盛。

  因此,在种植管理香附子的时候,要保证土壤含水量60%~70%,千万不要干旱为宜。施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学肥和微生物肥为辅,有机肥、化学肥和微生物肥配合使用,不仅有利于香附子地下茎块病虫害少,而且茎块大,产量高质量好。

  在每年11-12月份香附子进入成熟期后就可以采收。采收完毕以后,保持土壤有墒情,采收遗留下的地下茎块,来年可以自然出苗,稍加管理可以逐年循环收获,真是一次播种,可多年收获。

  虽然香附子是一种农业害草,长得像韭菜人不吃,家畜家禽也不吃,看着一无是处,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运用得当,这种之前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害草,也能成为特色种植产品,为人们提供一个发家致富选项,造福人于民。

  #多样世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