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注射剂为什么被禁用了

  鱼腥草是中国常见的草本植物,其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能够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因此,鱼腥草被广泛用于传统中药中,被视为治疗感冒、炎症等疾病的有效药物。

  然而,尽管鱼腥草在临床上有一定的药效,鱼腥草注射剂却在2018年因为种种原因被取消了批准文号,从此在国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缺乏药效研究

  鱼腥草虽然具有很多的生物活性成分,但是鱼腥草注射剂的药效还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这也就导致了临床医生无法判断其真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医疗领域中,缺乏充足的临床研究是不允许将一种药品推广到市场的,其安全性需要得到充分证明。

  存在严重副作用和安全隐患

  鱼腥草注射剂被禁用的原因之一是其副作用较大。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此外,鱼腥草注射剂也存在注射引起的安全隐患。由于该药品的剂量和注射方式不太规范,可能会导致一些其他不可预测的问题发生,包括但不限于药物反应、疾病加重、器官衰竭等危险情况。

  注射剂的“概念”存在问题

  药品的表达形式是通过人们消费习惯和生产者的需求而被推广的,因此各种类型的药品都有自己的注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适合通过注射途径来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用药途径。

  而鱼腥草作为中药材,本身不含有诸如麻醉剂或者局麻药的成分,因此不需要进行注射。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采用了注射剂的形式,使得鱼腥草成为了临床注射的一种选择,这也给患者和医生的用药安全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总结

  综上所述,包括没有明确的药效研究、存在严重副作用和安全隐患、注射剂的“概念”存在问题等原因,导致鱼腥草注射剂被禁用。虽然鱼腥草在传统中药中有很好的功效和应用前景,但目前还需要依靠科学的手段来对其成分和药效进行深入研究和明确。